女画家任珮韵:新绘巨幅千里江山图
“传统技法是中国画的基石,但艺术的魅力在于与时代审美对话。中国画的创新需要既扎根历史,又面向未来。”历时两年多、累计4500多个小时绘制,任珮韵《新绘·千里江山图》27日在上海书城“全国新书发布厅”首发。

以艺术为载体弘扬文化自信,《新绘·千里江山图》以大青绿山水画法为核心,结合任珮韵对宋画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,以璀璨明丽之江山盛景,展积极昂扬之时代气息。长达29米的绢本长卷尽展北宋重彩山水画法之精髓,同时融入当代审美元素,成为学界探讨传统艺术现代转化的案例之一。
画家任珮韵是国画大师陈佩秋先生的入室弟子。在绘画上,她痴迷于宋画的研究与临摹,借鉴西画融合创新,长于设色,尤善工笔重彩。“传统技法是中国画的基石,艺术的魅力在于与时代审美对话。中国画的创新需要扎根历史,面向未来。”3月27日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办的《新绘·千里江山图》新书首发式上,作者、画家任珮韵说。

为掌握宋画技法,任珮韵闭门10余载临摹100多幅历代花鸟画和山水长卷;这次,为还原原画矿物颜料特性,还远赴西藏昌都找寻特制矿物颜料。“数十年沉醉于宋画世界,我的热爱肇始于对唐诗、宋词和古典文学的兴趣,以及对历史、音乐和戏曲的陶醉。我在笔记中抄有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话:跛足而不迷路,胜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。宋画既然是中国画的巅峰和殿堂,我认为就应当花最大的力气去研究它,打进去,师古人、师造化才是学习中国画的正脉。”任珮韵说。
发布会上,任珮韵将其所绘《千里江山图》1:1高清复制长卷赠予上海世纪出版(集团)有限公司和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永久收藏。为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,会场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这一巨幅千里江山图画作,还有任珮韵多年来临创和创作的其他工笔重彩花鸟和山水人物画作,通过数字技术放大细节,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国画艺术线条和笔触与现代审美的交融。

上海朵云轩资深书画编辑、书画鉴定专家张春记这样评价任珮韵新绘的《千里江山图》:画作每个段落之间衔接巧妙,过渡自然,形成了一种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。图中采用深远、高远、平远等多种方式,使得画面渐入佳境,跌宕起伏,富有强烈的韵律感。
张春记评价:从任珮韵的画里能看到她对宋画的用心研摩,其绘画特色可以“法度、美感、新意”六字来概括。所谓“法度”,是指其艺术渊源有自,对经典传统有所继承;“美感”,是指其作品能给欣赏者带来审美愉悦;“新意”,是指其绘画在传统的基础上,融以自己对生活的体悟,能在作品中形成个人面貌,即古人所说的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”。

业内人士认为,任珮韵以跨领域的艺术实践,在国画与音乐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既延续了宋画的精微与诗意,又通过数字化、跨媒介创新赋予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。她的多重身份与多元创作,展现了艺术家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。